人民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趙竹青)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中工作生活了183天后安全順利返回,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紀錄。在此期間,包括尿處理子系統在內的再生生保系統穩定運行,為航天員的長時間駐留提供了可靠保障。
這183天中,航天員的用水怎么保障?記者了解到,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的用水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天舟飛船的上行運輸,而大部分則來自空間站內的再生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介紹,天和核心艙的再生生保系統可以將航天員排出的濕氣收集成冷凝水,尿液回收再處理成飲用水,整個水的回收效率優于95%,水利用效率優于83%。“通過這項技術,大大降低了通過貨運飛船上行攜帶航天員飲用水的需求量。”
尿處理技術是國際公認的難題,也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對于我國空間站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提高物質閉合度、降低資源補給具有重要意義。
尿處理子系統的作用是從尿液中提取水分,實現水資源的回收與再利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空間機電技術研究室主任崔廣志介紹,尿處理子系統采用蒸汽壓縮蒸餾技術將預處理后的尿液進行旋轉蒸餾,收集到的水蒸氣冷凝后形成蒸餾水,然后將蒸餾水輸出給水處理子系統進行深度凈化處理,從而把尿液中的水分提取利用,實現了空間站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減輕了貨運飛船的載荷負擔,大大降低空間站的運營成本。
“尿處理子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崔廣志告訴記者,尿處理子系統自2021年4月19日升空入軌后,一直在軌穩定運行,產生的蒸餾水各項指標均滿足使用要求。截至目前,尿處理子系統在軌累計加電近7000小時,處理尿液近1700升,產生尿蒸餾水1400余升。
作為空間站環控生保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尿處理子系統是空間站內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環節,是載人空間站任務實現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的關鍵技術之一,對于空間站建造與運營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據悉,今年,我國將依次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共計六艘航天器,最終完成T字構型空間站組合體的建造。
最近更新
- 變“廢”為“寶” 解碼中國空間站的“生命源泉”2022-04-20
- 認知能力為智慧城市發展的“下一站”2022-04-20
- 回溯“太空出差”183天精彩瞬間2022-04-20
- 加強網信創新力度 支撐數字經濟發展2022-04-20
- 知網知否?作者授權應當有2022-04-20
- 有人歡喜有人愁 30家“果鏈”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兩極分化2022-04-20
- 干部直播帶貨應進一步規范2022-04-20
- 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大關2022-04-19
- 氮化鎵充電器何時能成主角2022-04-19
- 5G演進第一階段完成 有哪些體驗提升2022-04-19
- 藍思“押寶”元宇宙2022-04-19
- 元宇宙發展三個階段:解構、重塑、顛覆2022-04-19
- 福建出臺政策措施促進工業企業紓困穩增長2022-04-19
- 河北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運行 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2022-04-19
- 重慶出臺促進工業穩增長政策措施2022-04-19
- 江西:出臺25條措施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2022-04-19
- 第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 工業生產總體穩定2022-04-19
- 距地130億光年超大質量黑洞祖先“現身”2022-04-19
- 回溯“太空出差”183天精彩瞬間2022-04-19
- 南極冰山未來還可能更脆弱2022-04-19
- 小行星撞擊地球 人類將面臨這些災難2022-04-19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臨沂動物群2022-04-19
- 外交部:中國空間站歡迎外國航天員來訪2022-04-19
- 科學認識食糖 享受甜蜜生活2022-04-19
- “移動優先”催生亞洲初創企業興起2022-04-19
- 用石墨烯“聆聽”細菌“配樂”2022-04-19
- 中科院在連續體機器人形狀感知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022-04-19
- 【防疫科普】如何穿脫防護服?志愿者們看過來2022-04-19
- 比亞迪一季度業績預增,手機業務板塊盈利受壓2022-04-19
- 讓大數據緊盯假低保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