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王彪 通訊員/粵調)第27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組織部分市縣國家調查隊面向2070名18—60歲城鄉居民開展專題調研的結果顯示,廣東居民愛閱讀特征明顯、讀好書需求強烈,對閱讀品質要求日增。
調研顯示,受訪居民高度認可閱讀的重要性,91.6%認為讀書對一個人的發展重要,62.5%表示喜歡閱讀。閱讀已成為廣東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時長方面,與上兩年相比,33.6%的受訪者表示閱讀時間增多,但總體來說閱讀時間不長。
調研組分析認為,閱讀短時化,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節奏加快,另一方面也與在線媒體平臺興起有關。多名受訪居民反映因刷微博、微信、抖音導致閱讀時間變短,難以進行深度閱讀。
閱讀方式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電子閱讀器和閱讀APP的出現讓很多人有了掌上“圖書館”,電子閱讀已成主流。僅9.1%的受訪居民表示只閱讀紙質書報刊,其余均已開啟電子閱讀模式。
選擇閱讀場館時,受訪居民最看重的因素(多選)是環境舒適,占66.8%;其次為便利,占52.7%;再次為讀物種類多,占33.1%。另外,16.7%看重圖書價格是否低廉或者免費,14.7%看重是否擁有現代化設備實現多種閱讀體驗。
閱讀書目的選擇方式上,除了根據經驗和興趣自主選擇(60.1%),受訪居民通過網絡社交賬號推送(32.4%)、網絡各類排行榜(26.8%)、政府權威媒介推薦(23.4%)均占一定比例。另外還有將近兩成通過熟人推薦、專業人士推薦、閱讀組織(如讀書會)推薦等方式精選書目。整體來看,目前的閱讀資源基本能滿足居民閱讀需求。
調研組分析認為,好書少、沒地讀、購書貴、閱讀活動吸引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居民期盼開展傳統圖書館電子化改造,推動數字閱讀資源共享,打造體驗式、創意型、個性化城市文化消費空間。
最近更新
- 超九成受訪廣東居民使用電子閱讀2022-04-24
- 兼顧安全與應用 2021年中國隱私計算市場規模4.9億元2022-04-24
- 走進“草根”游戲主播:如果能重來 會重新回到學校2022-04-24
- 河南立法促進數字經濟發展2022-04-24
- 人類發現的首個星際流星終被證實2022-04-24
- 擱淺抹香鯨回歸大海,專家解讀施救過程中的經典操作2022-04-24
- 頂夸克迄今最精確質量測得,有助科學家在最小尺度上理解宇宙2022-04-24
- 問道碳中和,博鰲論壇代表熱議綠色可持續發展2022-04-24
- SpaceX星鏈拿到首單飛機Wi-Fi服務,年內啟動2022-04-24
- 日本月球探索公司達成商業探月險協議,擬今年發射月球著陸器2022-04-24
- 我國自主研發衛星激光測高產品發布2022-04-24
- 歐美報告近百例幼兒不明原因肝炎并出現重癥病例,世衛組織答疑2022-04-24
- ?突破水稻產量瓶頸 “魚和熊掌”都可得2022-04-24
- 機智號火星直升機首飛一周年:累計飛行26次,距離超6千米2022-04-24
- 基因測序下一站:描繪所有人種遺傳多樣性,“人類泛基因組項目”將極大促進疾病防治2022-04-24
- 中科大首次實現對太陽與深空冷熱能量的連續捕獲和利用2022-04-24
- 美國CDC:未接種新冠疫苗兒童感染后住院率約為接種者兩倍2022-04-24
- 我國自主研發衛星激光測高產品發布2022-04-23
- 院士專家云端熱議“東數西算”2022-04-23
- 甘肅發布“強科技”系列舉措 冀提升綜合科技創新水平2022-04-23
- 百度地圖大數據:新能源車主偏愛“周五充電” ,節假日充電頻次提升三成2022-04-23
- 新能源充電行業首個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標準發布2022-04-23
- 智能制造助力江蘇臺資企業高效復工2022-04-23
- 到“天宮”后廚 看民企創新2022-04-22
- 中國系統劉國棟:數據要素工程落地 賦能數字經濟發展2022-04-22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數據2022-04-22
- 3個青稞品種獲國家登記 西藏以科技促農牧業提質增效2022-04-22
- 數字科技賦能國貨崛起2022-04-22
- 化石研究揭示翼龍為何身披“五彩霞衣”2022-04-22
- 把造紙廢料“扔”到海里吸油去2022-04-22